一個月過去了,4月2日上午,接近中午的時候,我提著我大一時很愛背的運動圓筒包,裡頭裝著我前一天晚上胡亂裝的行李,往台北車站出發,而我第一站,還沒想到要去哪裡……
昨天,是我第七次參與《謝錦》紀錄片的放映,或許你會問我,為什麼要去那麼多次?這沒有理由,只要我要,我可以,我「希望」我人生的風景會改變。可是人生的「風景」並不會你「希望」就會改變!我發現,我最近慢慢把自己挖出來,交出來。昨天算是第一次和永徽導演聊天,這算是一個突破吧!對我來說。謝謝永徽,也謝謝佩慈,還有力夫,有你們,紀錄片與座談會依然精彩。
經過「評估判斷」後,當天是清明節,國道一定塞車,所以坐鐵路,也不管時刻表,悠遊卡一刷就進站,第一站:中壢。因為坐自強號,所以火車到板橋後就沒有位子了,起身讓座於原本屬於它的主人。走到車廂最後,看著窗外,在我旁邊是一個年輕的女生,我怎麼也想不到在1小時候她會跟我道謝……
我最近參加了好多的座談會,以前懶,不會去,去了幾次後發現,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有人會對這些感到興趣。像3月中去台北道場聽李家同教授的演講,人整個滿到多出來!可是我覺得品質不好,教授也老了,感覺不到他的能量了。回來以後,還有一場請中研院院士的講座,在講科技與人文的關係,人雖少,但是主講者,中研院創意中心的主任讓我聯想到雅卿老師:那種理性的熱情!不是流於泛泛之說……
忘了到某一站,那個年輕的女孩要提早下車,我只是稍稍把我的行李移開,好讓她過,當時我帶著耳機,沒想到她會轉頭「面對」我說謝謝。我只是微笑的跟她說不客氣。這是,我在這個旅程第一個感受到的熱情。